工傷鑒定期間辭職有影響嗎?
一、工傷鑒定期間辭職有影響嗎
如果工傷鑒定期間辭職了是有影響因為工傷鑒定之后申請工傷賠償時,所有的賠償項目都是需要公司出具證明和簽字蓋章的,如果現在離職,以后請公司開各種證明肯定沒有在職時那么方便,其他的都沒有申請。要申請領取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傷賠償金,就必須先領取公司支付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然后公司在出具各種證明,配合傷者醫療時、工傷認定時、傷殘等級鑒定時的各種證明材料才能被受理。領取工傷賠償金需要的材料如下(根據以下材料就可以看出要申請工傷賠償還有很多需要公司的配合)工傷認定書原件復印件各1份勞動能力結論書原件復印件各1份市職工工傷保險一次性待遇審批表2份(需要公司簽字蓋章)市企業職工工傷保險醫療費用撥付審批表2份(需要公司簽字蓋章)市工傷保險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審批表2份(需要公司簽字蓋章)工傷保險醫療費用清單明細2份醫療機構住院費用收據原件病情證明原件、復印件加蓋醫院公章2份住院費用清單、醫療機構門診費用收據原件勞動能力鑒定費票據原件勞動能力鑒定檢查費票據原件(附檢查報告單)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單位記賬憑證(加蓋財務鮮章,公司出)領取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憑證(公司出)解除勞動合同手續復印件(公司出)身份證復印件多份(和工傷賠償窗口指定銀行的銀行卡正面復印到一起)
二、工傷期間沒做鑒定可以辭職嗎
勞動者受傷,認定為工傷,勞動者在傷殘鑒定還沒有做完的情況下是可以辭職的,但是勞動者最好不要選擇辭職,要等做完傷殘鑒定,按照傷殘鑒定的評定級別,要求用人單位和社保部門按照各自做承擔的比例進行一定的賠償。1、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公司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一個月內申報,如果公司不申請,則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在一年內提出認定申請。需提交材料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局的網站一般有下載)、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醫療診斷證明等;
2、如果經過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一般設立在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3、根據不同的傷殘等級,獲得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護理費等。
4、如果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系后,再申請工傷認定。
三、工傷鑒定期間可以辭職嗎?
最好不要主動離職,醫療期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是要給予賠償的。你在醫療期內休假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護理費可以計算至定殘之日止。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通過上面關于申請工傷鑒定期間可以隨時辭職嗎?有沒有影響問題的解答,相信你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能幫到你!還有其他疑問,點擊“咨詢我”進行咨詢,為您提供專業法律咨詢。
四、工傷鑒定期間辭職可以嗎
工傷認定期間可以辭職。但在工傷認定期間就辭職的這種做法對員工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的,如果還沒有等到認定結論書出來了就辭職了,對工傷賠償有一定的影響。《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引用法規
[1]《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五、申請工傷認定期間能辭職嗎
1、勞動者在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間可以辭職。勞動者辭職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
2、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但可能不利于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引用法規
[1]《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m.nutrition-ingredients.com/news/article/28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