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貸款卡號錯誤導致貸款凍結,應如何處理
一、網上貸款卡號填錯了一位,導致貸款資金凍結了應該怎么辦
1、當用戶進行網上貸款時,如果平臺提示用戶提供的銀行卡號有誤,導致貸款資金被凍結,客戶需要支付一定數額的解凍資金才能借款。此時建議用戶直接忽略,放棄該平臺的貸款,向其他正規的平臺申請新的貸款。千萬不要把錢交上去,因為這種情況多是貸款平臺以解凍金的名義收取砍頭利息,銀行卡號估計沒有填錯。
2、如果用戶把錢交上去了,錢估計就拿不回來了,而一些小貸平臺收到錢后可能就不放貸了,會直接“卷錢跑路”。用戶其實是陷入了貸款騙局。
3、經銀監會批準并持有金融牌照的正規借貸平臺,在貸款資金入賬前一般不會向客戶收取任何的費用。當用戶放棄平臺貸款后,最好直接注銷平臺的貸款賬戶,再向正規有牌照的消費金融機構申請新的貸款。
二、網貸銀行卡填寫錯誤導致資金凍結,未收到賬,但是要還款。事實我銀行卡沒填錯
根據你說明的情況,首先判斷,你遇到的是詐騙的,騙子是在冒充貸款公司,目的就是騙你的錢,根本沒有貸款。
一、我們具體分析一下為什么是詐騙?
轉賬時候如果銀行卡號填錯了,銀行不需要委托書去更改卡號的。
銀行更改卡號不需要資金流水。
實際填寫錯了銀行賬號是什么樣的?
轉賬時卡號錯誤,僅僅是導致不能轉賬成功,資金是原路返回,不會有資金損失,不會凍結。更不需要什么驗證資金進行解凍。也不需要保證金。所以這就是騙子的套路。卡號錯誤的情況,也是騙子修改成錯誤的,就是為了詐騙找個理由。
二、這種詐騙還有什么不正常的情況?
首先,APP不是通過正規渠道下載的,應該是通過短信鏈接或者是別人給的二維碼下載的。這樣下載的就是騙子制作的假的APP。一個簡單的識別方式可以去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核實一下。如果應用商店里面沒找不到,APP就是有問題的。
其次,詐騙需要你交錢的賬號都是普通的個人賬號,不是公司的賬號。主要區分就是有人名字的賬號。如果是金融機構,絕對不會使用個人賬號收款的。
三、分析一下結果和處理方式。
首先沒有收到借款,不會有還款責任。騙局中的借款根本不存在,APP中僅僅是一個數字,沒有真正的借款。
其次,不會影響征信。只有正規的金融機構,在你有還款逾期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征信,騙子不配。
最后,如果已經被騙,應該直接報警,如果沒有別騙,可以直接刪除騙子的東西。對你不會有其他影響。
三、網上貸款,銀行卡號填錯了,銀行讓交解凍結資金
不需要交凍結資金。
一、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后,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二、如果用戶貸款時,因為填錯銀行卡號導致貸款金額被凍結,用戶應該重新提交貸款申請,然后修改綁定的銀行卡。重新申請之后系統會對用戶重新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一旦通過,銀行卡里的貸款就會自行解凍。如果用戶重新綁定了銀行卡之后,卡里的貸款依然沒有解凍的話,用戶需要致電給相關銀行的客服人員,讓人工客服幫助進行處理。
引用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七條
四、網貸的時候銀行卡號填錯了一位,卡凍結,要繳費解凍,怎么回事
根據你說明的情況,首先判斷,你遇到的是詐騙的,騙子是在冒充貸款公司,目的就是騙你的錢,根本沒有貸款。
一、我們具體分析一下為什么是詐騙?
轉賬時候如果銀行卡號填錯了,銀行不需要委托書去更改卡號的。
銀行更改卡號不需要資金流水。
實際填寫錯了銀行賬號是什么樣的?
轉賬時卡號錯誤,僅僅是導致不能轉賬成功,資金是原路返回,不會有資金損失,不會凍結。更不需要什么驗證資金進行解凍。也不需要保證金。所以這就是騙子的套路??ㄌ栧e誤的情況,也是騙子修改成錯誤的,就是為了詐騙找個理由。
二、這種詐騙還有什么不正常的情況?
首先,APP不是通過正規渠道下載的,應該是通過短信鏈接或者是別人給的二維碼下載的。這樣下載的就是騙子制作的假的APP。一個簡單的識別方式可以去手機的應用商店搜索核實一下。如果應用商店里面沒找不到,APP就是有問題的。
其次,詐騙需要你交錢的賬號都是普通的個人賬號,不是公司的賬號。主要區分就是有人名字的賬號。如果是金融機構,絕對不會使用個人賬號收款的。
三、分析一下結果和處理方式。
首先沒有收到借款,不會有還款責任。騙局中的借款根本不存在,APP中僅僅是一個數字,沒有真正的借款。
其次,不會影響征信。只有正規的金融機構,在你有還款逾期的情況下,才可能影響征信,騙子不配。
最后,如果已經被騙,應該直接報警,如果沒有別騙,可以直接刪除騙子的東西。對你不會有其他影響。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m.nutrition-ingredients.com/news/article/3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