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錢還能追回來嗎
一、報警錢還能追回來嗎
錢是否可以追回,要看具體情況,根據(jù)不同情況,其中存在三種可能1. 全部追回如果贓款沒有被揮霍,公安抓獲犯罪嫌疑人后及時收繳,發(fā)還被害人。
2. 部分追回如果贓款被犯罪人揮霍了一部分,公安只能追回剩余部分的,追回剩余的這部分,發(fā)還被害人。
3. 無法追回如果贓款被全部揮霍,公安無法追回的,則不能追回。
二、網(wǎng)上警察報案能追回錢財嗎
網(wǎng)上警察只要案件偵破了,贓款沒有被犯罪分子揮霍就可以追回,追回的錢會返還受害者。法律規(guī)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chǎn),應當及時返還。
【法律依據(jù)】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五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chǎn),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處理。
引用法規(guī)
[1]《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
三、網(wǎng)上報警被騙的錢能追回來嗎?
網(wǎng)警能追回被騙的錢。應當保留好證據(jù),報警后要積極配合警察了解案情,耐心等待警察的處理。在報警的同時應當要積極主動的收集好相關的證據(jù),如聊天記錄、轉賬記錄、語音通話記錄等。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shù)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chǎn)。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引用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四、欠錢找不到人能報警嗎
1、可以報警。
2、但是一般情況下公安機關民警無義務幫助尋找。除非是故意惡意的金融詐騙案件,屬于刑事犯罪,可以由公安機關管轄外,其他借款案件屬于民事糾紛,應當由人民法院受理,不屬于公安機關受案范圍。
五、被人偷了錢報警有用嗎?
手機被偷了報警不立案怎么辦要是沒有達到立案的條件的肯定是不會立案的,要是達到了條件還是不給立案的就可以向上級公安部門進行反映。盜竊罪的成立條件盜竊的公私財物,既包括有形的貨幣、金銀首飾等財物,也包括電力、煤氣、天然氣等無形的財產(chǎn)。對于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在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qū)別。被盜物品的價格,應當以被盜物品價格的有效證明確定。對于不能確定的,應當區(qū)別情況,根據(jù)作案當時、當?shù)氐耐愇锲返膬r格,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4號》規(guī)定的核價方法,以人民幣分別計算。根據(jù)刑法分則、有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也以盜竊罪論處⑴刑法193條第3款規(guī)定盜竊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⑵刑法210條第1款規(guī)定盜竊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或者可以用于騙取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fā)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⑶刑法第253條規(guī)定郵政工作人員犯私自開拆或者隱匿、毀棄郵件、電報而竊取財物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⑷刑法第265條規(guī)定以牟利為目的,盜接他人通信線路、復制他人電信碼號或者明知是盜接、復制的電信設備、設施而使用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⑸《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規(guī)定將電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shù)額較大,以盜竊罪定罪處罰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guī)定盜用他人公共信息網(wǎng)絡上網(wǎng)賬號、密碼上網(wǎng),造成他人電信資費損失數(shù)額較大的,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引用法規(guī) 4號》 第253條 4號》 第265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7條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8條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64645在線法律咨詢平臺發(fā)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m.nutrition-ingredients.com/news/article/2447.html